引入
定义一个类的对象,首先系统已经给这个对象分配了空间,然后会调用构造函数(说明:假设存在构造函数)。一个类有多个对象,当程序中调用对象的某个函数时,有可能要访问到这个对象的成员变量。而对于同一个类的每一个对象,都是
共享同一份类函数
。
对象有单独的变量,但是没有单独的函数
,所以当调用函数时,系统必须让函数知道这是哪个对象的操作,从而确定成员变量是哪个对象的。这种用于
对成员变量归属
对像
进行区分的东西
,
就叫做this指针
。事实上它就是对象的地址.
记得孙鑫VC++视频教程里有一段剖析MFC的代码,大意就是 CTESTAPP类是CWINAPP的子类,而CTESTAPP创建一个全局对象时,在CWINAPP的构造函数里面用了this指针,但是这里this指针指向的的是CTESTAPP的对象,而不是所在类的对象,也许读者这时候对这个this指针有点糊涂了! 不要怕!马上让你明明白白! 请看下面一段代码:
#include <iostream.h>
class PARENT{//基类
int d; public:
PARENT()
{ d=1;
cout<<"PARENT this ="<<this<<endl;
cout<<"d="<<this->d<<endl;
}
};
class CHILD : public PARENT//子类
{ int b;
public:
CHILD():PARENT()
{ b=2;
cout<<"CHILD this = "<<this<<endl;
cout<<"b="<<this->b<<endl;
}
};
int main(int argc, char* argv[])
{ CHILD cb;//CHILD对象
cout<<"CHILD object cb's addr is="<<&cb<<endl;
return 0;
}
这段代码和上面提到的MFC的代码原理一样!此代码运行的结果你会发现this的值都一样!而且this都是指向cb对象的!
因为this指针式在创建一个对象时,隐含的将对象的地址赋予一个指针,那就是this指针。在创建对象cb时,先讲cb的首地址赋给this,根据继承性,首先调用基类的构造函数,虽然此时cb对象还未完全创建(必须调用完子类的构造函数时,此时对象才会创建完毕),但是此时cb对象的基类部分已经构造完毕,所以这时候的this指针可以看成是cb的this指针,但是只能调用基类PARENT的数据成员。如果此时你在PARENT()里加上一句cout<<“b=”<<this->b<<endl;让其调用子类的数据成员,则会报错!因为this指向的对象没有构造子类的部分!在执行完基类的构造函数进入子类的构造函数后,这时候this指向的对象构造完成,这时候this指针也就是一个真正的的指向cb的常指针了。
这时候你也不难理解了MFC当中CWINAPP传递的this指针是指向子类CTESTAPP的对象,而不是所在类CWINAPP了!这里在基类中使用this的意思有点像,由于子类对象没构造好,但是指向对象的指针已近指向那个对象了,早晚对象都会构造好的,那不如先拿this指针代替子类对象用!
补充:
构造函数为什么不能是虚函数
Note:
1. 如果我们定义了一个构造函数,编译器就不会再为我们生成默认构造函数了。
2. 编译器生成的析构函数是非虚的,除非是一个子类,其父类有个虚析构,此时的函数虚特性来自父类。
3. 有虚函数的类,几乎可以确定要有个虚析构函数。
4. 如果一个类不可能是基类就不要申明析构函数为虚函数,虚函数是要耗费空间的。
5. 析构函数的异常退出会导致析构不完全,从而有内存泄露。最好是提供一个管理类,在管理类中提供一个方法来析构,调用者再根据这个方法的结果决定下一步的操作。
6. 在构造函数不要调用虚函数。在基类构造的时候,虚函数是非虚,不会走到派生类中,既是采用的静态绑定。显然的是:当我们构造一个子类的对象时,先调用基类的构造函数,构造子类中基类部分,子类还没有构造,还没有初始化,如果在基类的构造中调用虚函数,如果可以的话就是调用一个还没有被初始化的对象,那是很危险的,所以C++中是不可以在构造父类对象部分的时候调用子类的虚函数实现。但是不是说你不可以那么写程序,
你这么写,编译器也不会报错。只是你如果这么写的话编译器不会给你调用子类的实现,而是还是调用基类的实现
。
7.
在
析构函数中
也不要调用虚函数。在析构的时候会首先调用子类的析构函数,析构掉对象中的子类部分,然后在调用基类的析构函数析构基类部分,如果在基类的析构函数里面调用虚函数,会导致其调用已经析构了的子类对象里面的函数,这是非常危险的。
8. 记得在写派生类的拷贝函数时,调用基类的拷贝函数拷贝基类的部分,不能忘记了。
http://www.cnblogs.com/cswuyg/archive/2010/08/21/1805153.html