阅读电信AEP、阿里云物联网、网页文章后,个人对于物模型概念的浅浅理解。若有错误,欢迎纠正。
1、阿里云-物模型
阿里云地址:
https://help.aliyun.com/document_detail/73727.html
物模型是物理空间中的实体(如传感器、车载装置、楼宇、工厂等)在云端的数字化表示,从属性、服务和事件三个维度,分别描述了
该实体是什么、能做什么、可以对外提供哪些信息
。定义了物模型的这三个维度,即完成了产品功能的定义。
功能类型 |
说明 |
属性 (Property) |
例如,环境监测设备所读取的当前环境温度、智能灯开关状态、电风扇风力等级等。
|
服务 (Service) |
|
事件 (Event) |
例如,某项任务完成后的通知信息;设备发送故障时的温度、时间信息;设备告警时的运行状态等。
|
2、AEP-物模型
地址:
https://www.ctwing.cn/sbgl/539#see
在通用组件服务中,定义物模型即定义产品的功能,构建产品中设备实体的数据模型,完成产品功能定义以后,系统会生成该产品的物模型,
物模型描述的是该产品是什么,能做什么,能对外提供哪些服务
。
产品功能类型分为三类:属性、服务和事件。
物模型是产品级功能,用户在创建产品选择“不透传”即可使用物模型功能。
属性
:用于描述设备运行时的状态属性,如环境监测设备所读取的当前环境温度、湿度等。属性支持GET和SET请求方式。应用系统可发起对属性的读取和设置请求。物模型的属性和数据集中的每一个元素对应,用户生成数据集时需要选择各字段分别对应的属性标识符。
服务
:用于描述设备可被外部调用的能力或方法,可设置输入参数和输出参数。相对于属性,服务可通过一条指令实现更复杂的业务逻辑,如执行某项特定的任务。
常见的4种服务类型
ⅰ.指令下发:
利用给设备发送命令消息,实现对传感器的实时控制
ⅱ.指令下发响应:
终端设备收到命令数据后执行命令,可以生成响应。物联网平台能通过指令下发响应服务识别该响应
ⅲ.数据上报:
使用者利用天翼物联网平台(AIoT),将大量的终端设备连接到网络中,对终端传感器采集到的数据进行数据格式定义,并保存至物联网平台
ⅳ.事件上报:
事件上报功能为您提供上报自定义事件,方便您将业务产生的异常事件采集上报到云端
3、个人理解
*
刚开始对物模型也是云里雾里的,看了很多资料后才有点理解。
物模型是为了将硬件设备对象化,然后通过软件平台实现操控硬件设备。
对象化是便于用户能从“开发“的角度对硬件设备有一定的认识,将设备的属性、能力特征进行定义。把复杂设备电路操控转变成”参数设置”即可获得结果。

上图,是个人对于物和物模型的理解。用温度传感器为例,温度传感器是为了采集温度或湿度数据,根据不同的应用场景,在业务平台设备不同的预警值,当检测到的温度大于或等于(根据规则而定)时,会产生预警,然后执行后期的流程操作。
温度传感器可以采集温度、湿度、经纬度等数据,设备本身有电压、电流、在离线状态、电源开关状态、数据通信正常或异常状态、时间等信息。此外,设备本身采集或自带的数据需要进行上下行通信才能提供到平台,所以就存在服务。正如AEP里面介绍的常见的4中服务类型:指令下发、指令下发响应、数据上报、事件上报。
*我的理解是:
属性:设备可采集的值或自带的特征;
服务:设备的动作、能力。
参数:服务的参数,即属性。如:事件上报服务,温度传感器上报温度值,它的能力是温度值事件上报,参数是”温度”。(这里确实有点绕)


我们都知道温度计的刻度有一定范围,同样的,温度传感器的采集范围也是有一定范围,有极值的。
还有一个疑问不是很懂:
数据上报服务和事件上报服务的区别?
目前为止个人的理解:事件上报的数据更偏向于告警、异常的情况,为主动上报;数据上报需要外部调用更偏向于设备被动提供的、业务需要的采集数据。
希望自己在学习的路上,对物联网及其相关的理解越来越深入。